政策法规

重庆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33条产业链关键重要技术需求

发布时间:2021-08-13  |  点击率:

序号 产业链名称 关键重要技术需求
1 集成电路 车规级MOSFET(金属氧化物型场效应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器件技术;SiC(碳化硅)、GaN(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Flash(闪存)等存储芯片技术;M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芯片设计及晶圆制造、WLP(晶圆级封装)、TSV(硅通孔)、FC(倒装)、MCP(多芯片封装)、3D(三维)等先进存储与封装技术;中高频射频前端芯片、图形传感器、硅光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驱动芯片等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技术;GPU(图形处理器)、DPU(深度学习处理器)、ARM(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架构、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SOC(系统级芯片)等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芯片技术。
2 新型显示 a-Si(非晶硅)、Oxide(金属氧化物)、LTPS(低温多晶硅)、硅基液晶、AMOLED真空镀膜、Mini LED 芯片、LED芯片封装、Micro LED巨量转移、三道光罩、触摸传感器涂层、LLO(激光剥离)、8k编解码等技术。
3 被动元件 1um以下介质厚度、精密流延片式电容技术;激光刻线型、铁氧体材料低温烧结片式电感技术;厚膜片式电阻、薄膜式电阻,以及超小型化、绿色环保化、高精度化片式电阻技术;高精度、低TCR、多互联的硅基高精度薄膜电阻网络技术;高频、低损耗、大电流、多绕制、多形状的磁性元件技术。
4 计算机 新一代高集成度主板、显卡、存储器、多态接口等技术,智能装配、视觉智能检测等计算机智能制造技术。
5 智能手机 mmWave(毫米波)与6G E(太赫兹)通信、WiFi6/7与蜂窝网络融合通信、可折叠柔性屏与360度环绕屏、4K+ 1500nits+ MircoLED显示、屏下摄像与全面屏、高密度柔性电池 10000mA+、8镜片32倍光学变焦镜头、TOF 3D及激光雷达3D成像、20cm以上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无任何接口实体按键设计等技术。
6 PCB 选择性金属化孔、印制电路三维走线、PCB 3D打印等技术。
7 智能家电 生活类服务机器人的情感识别、消除歧义、知识图谱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激光电视的8K+显示、6000ansi+流明、32片镜头+反光镜、100% DCI-P3、90fps、HDR硬解码、蓝牙6 WiFi6、数字音响、一级节能标准等技术。
8 MEMS传感器 微型化、多材料复合、多参数融合技术;化学传感器、MEMS开关、微显示器等MEMS工艺技术;嵌入式、多功能复合与集成、模块化构架、网络化接口等协同式无线网络技术;风能、光能、电磁能等微能量收集与获取技术。
9 软件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工业软件技术;云操作系统、云数据库、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网络管理、引擎类软件系统、流程管理等平台软件技术;鉴别认证、漏洞扫描、安全检测评估、安全防护、安全沙盒、加解密等信息安全软件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边缘计算、IP构件库等嵌入式软件技术。
10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高效高集成驱动电机系统、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电控应用开发、电子电器架构、动力电池高低压控制元器件、电控IGBT、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燃料电池系统试验检测等新能源汽车技术;车载高性能运算处理器平台、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线控执行系统、智能座舱、车载芯片、车载控制软件、车路协同、V2X、OTA(汽车远程升级)、智能汽车试验检测、汽车软件可靠性与测评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11 燃油汽车 超高热效率发动机总成开发、多学科仿真与试验验证等发动机技术;AT变速器总成开发、DCT变速器总成开发等变速器技术;车载芯片、车载控制软件、电喷及电子电气架构等电子电器技术;高集成混动(增程)系统、整车匹配、振动噪声、轻量化、低油耗等整车集成技术。
12 摩托车 轻量化、动力集成、电喷发动机、制动系统等整车匹配技术;高性能大排量动力系统集成、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网联安全、新能源“三电”等技术。
13 增材制造装备 高速3D打印、快速激光融熔成型、材料制备及输送、增材制造智能系统等设备;粘结剂喷射、粉末床熔融、材料喷射、定向能量沉积、薄材叠层、材料挤出、光聚合固化等新型制备工艺技术;金属粉末基粉末、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生物、多功能复合、低成本丝等新型材料。
14 卫星及其应用 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快响智能运载火箭测试等卫星发射技术;调制解调、纠错编码、扩频通信、阵列天线与卫星蜂窝网、多址和复用、星上信号处理和交换、空间激光通信等卫星应用技术;超密集卫星星地组网设计、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技术、轨道设计与空间碎片规避技术、卫星与5G协议融合技术、SDN(空间软件定义网络)等卫星互联网技术。
15 机器人 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控制器底层及基础算法、安全控制、驱动一体化(结构/驱动/感知/控制)设计制造、精密视觉检测、工业平台、可靠性、安全测试、在线标定等整机技术;伺服电机、关节、减速器、控制芯片、触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
16 数控机床 高精度高可靠性传动系统(伺服系统、导轨、滚珠丝杠、传感控制器)、高速切削(磨削)主轴单元、主轴单元/进给单元/控制系统、精密数控切削刀具系统、加工动态特性与稳定性、安全防护监控与测试、加工工艺等技术;多工艺集成、快速夹持与支撑、刀具与工艺参数优化、工艺优化与加工仿真、功能集成技术、性能匹配等技术;机床运行状态和环境的感知与识别、性能预测和主动维护、智能数控系统与驱动、高效高精柔性制造、基于大数据的数控机床智造等技术。
17 轨道交通装备 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设计与制造集成、智能化单轨车辆及全自动驾驶、轨道车辆智能运维、基于无线网络的通信及控制、轻量化中小运量单轨系统、单轨新型道岔设计与制造、连续钢构单轨梁设计与制造等整车技术;转向架系统设计制造分析、车体轻量化、车辆应急安全保障、动力传动及控制、变频控制电机、减速器、节能环控系统、跨座式单轨道岔等单元技术。
18 通机装备 大排量高功率通用汽油机、多缸节能通机、基于汽车増程器的高性能通机、混合动力通机设计与系统、小型超静音变频移动电源的设计与制造、变频永磁电机设计及制造、基于通机动力的运载、高压密封、能效提升、节能减排、数码发电机变流器、发动机和零部件仿真分析、可靠性、通机故障预警及远程诊断、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大马力发动机与新能源动力的系统集成等技术。
19 轻合金 新一代铝锂合金和耐热铝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复杂模锻件制造、超宽超长型材挤压、宽幅和高强板材加工、大型薄壁长筒体旋压成型、变截面型材挤压、铝加工全流程一体化模拟及性能预测等铝合金技术;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及镁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高性能压铸关键成型、宽幅板材生产、大规格型材挤压、锻件加工成形等镁合金技术;铸锭纯净性熔炼控制、海洋兵器高端装备用合金制备、超高强韧锻件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宽幅板材轧制、航空/医疗植入紧固件用丝棒材轧制等钛合金技术。
20 先进钢铁材料 难选矿综合选别与利用、高品质铁精矿生产、高炉炼铁信息化、超高纯净钢冶炼、绿色智能流程关键要素的协同优化和集成、高品质海洋工程用钢开发、钢材高效轧制、高强度钢制备、大数据全流程产品工艺质量管控等技术。
21 装配式建筑 叠合构件二次混凝土整体一致性、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化工业生产及建造、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信息平台等技术。
22 聚氨酯 异氰酸酯、聚醚、聚酯绿色智能生产技术;聚氨酯高效聚合及品质提升技术。
23 聚酰胺 二元酸和二元胺绿色智能生产、聚酰胺高效生产及品质控制等技术。
2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绿色智能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效合成及品质控制等技术。
25 聚酯 多元酸、多元醇绿色智能生产技术;聚酯高效生产及品质控制技术。
26 高端聚烯烃 乙烯聚合物和乙烯醇聚合物绿色智能合成及结构调控、EVOH高效生产和品质提升等技术。
27 特色纺织品 脱胶及梳纺、高支苎麻面料加工、特种纺织复合结构及成形、耐久抗菌及无甲醛阻燃、多功能超吸水纤维、高性能聚氨酯纤维加工等技术。
28 绿色包装 轻量化玻璃瓶罐生产、废杂塑料包装材料绿色循环与高效利用、可降解材料开发与生产、食用级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等技术。
29 个护美妆 纳米分散制备、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利用、动物源美妆活性成分开发利用等技术。
30 特色食品 冷灭菌、超高压、纳米乳化、超临界萃取、食品组分定向生物合作等技术;绿色储存保鲜、真空冷冻干燥、膜分离、膜浓缩等技术;发酵制品菌种开发、特殊功能菌种筛选及菌种库建构、传统食品标准化与智能化生产,全谷物全果蔬功能性食品的创制及智能化生产、果胶食品开发、特殊油脂综合开发利用、特色食品复合调味料创制及加工、动物性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食品安全全程监控与主动保障等技术。
31 基因工程药品制品 杂交瘤、原核细胞表达系统、真核细胞表达系统、人源化转基因小鼠、基于单个B细胞测序等抗体药物发现和细胞株构建技术;基因检测和靶点发现、抗体药物筛选、表型检测、新型体内基因递送技术、细胞治疗新药筛选、生产与评价、通用型细胞治疗新药开发;重组蛋白及蛋白病毒样颗粒(VLP)的工艺开发、工艺表征及生产技术、长效重组蛋白的化学修饰技术、新型佐剂开发与制备技术、新型给药系统开发与蛋白口服以及蛋白缓释控释、相容性研究等技术;血药分析、免疫原性分析、生物标志物分析和大分子表征分析和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等大分子生物分析技术。
32 体外诊断试剂及设备 诊断用纳米磁珠、胶乳试剂以及NC膜、发光用ALP酶、HRP酶等构建工艺及生产、高端诊断单抗发现、抗体纸杯法、高密度蛋白质表达及生产、免疫检测的抗干扰阻断剂、分子及生化类诊断酶等技术;病理免疫组化通用性检测二抗、流式检测抗体试剂、PCR分子检测试剂及系统、免疫多重检测及液体芯片、单分子测序及检测等技术;智能流水线及高速样本转用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三重四级杆质谱、AI技术的构建及数据分析,面向重大疫情防控的IVD创新技术、面向现场快速检测(POCT)及主动健康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等技术。
33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 微通道反应、手性合成、高效金属催化、光催化反应、酶促合成等技术;移动式连续离子交换色谱分离、高效提取纯化、新型结晶、超临界萃取、高效动态轴向压缩工业色谱、无机陶瓷组合膜分离、纳滤分离浓缩等技术;多肽合成及其修饰、寡核苷酸(反义核苷酸)合成等技术;药物微纳米分散及混悬、细粒径微丸制备、缓控释给药、冷冻干燥等技术;微球、脂质体、透皮吸收给药等技术。
(来源:重庆市经信委网站)

应急服务

Emergency services

咨询服务

Consulting